建章立制 凝聚智慧 推动参政议政工作提质增效
金华市委会
近年来,农工党金华市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农工党中央、省委会工作部署,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,加强学习培训、工作布局点面结合,加强上下之间、横向之间的联系联动,形成共建共享、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,进一步增强了参政议政工作实效。
一、加强制度建设,延伸触角强动力
建章立制,明晰任务。2023年市委会下发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考核表彰办法》,制定支部年度量化考核细则,进一步将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做合理化完善。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。把参政议政工作任务量化,分解落实到支部、党员,确保按时、高质量地完成任务,发挥骨干党员引领作用,激发基层组织撰写社情民意的活力。设立台账,履职留痕。对报送、采用的信息,都做到分门别类登记造册,定期每季度公布参政议政稿件上报及采用情况,纳入各基层组织年度考核目标,并以此作为评先评优、推荐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依据。
二、整合人才资源,组建队伍聚众智
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。作为申请入党材料之一,要求申请入党人员在考察阶段学习写作一篇参政议政稿件。并且通过新党员“青雁”培育营组织活动,激发新党员参政议政热情。组织开展多层次、多形式、常态化的参政议政学习培训活动,每年进行2次以上会议培训和多次实地调研培训。有针对性地支持和帮助部分支部举办参政议政学习培训与交流会。锻炼人才、使用人才。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组织党员队伍开展实地调研,撰写调研报告、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,通过领导以上率下,示范带动,骨干党员和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自觉性明显增强,逐步带动起其他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,形成了互相学习、互相交流的良好工作氛围。成立参政议政工作室,发挥骨干党员优势作用,定期就重点选题主题开展“半月谈”活动,现场进行“头脑风暴”,并形成特定制度。鼓励多形式合作,在永康市大陈村挂牌成立首个“星集驿站”,将收集到的星星点点社情民意集聚到驿站,并引导支持社情民意骨干信息员通过接力撰写、共同撰写等方式提高稿件质量。
三、激发履职动能,营造氛围添活力
完善稿费激励机制。市委会完善关于提案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、调研等参政议政工作专项稿费制度,结合提交数量、采用情况、批示情况进行综合考量,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,坚持个人奖励和支部奖励相结合,将参政议政工作作为支部和党员评优评先等重要参考。稿件录用反馈机制。建立平时反馈与集中反馈相结合的工作机制,由办公室具体负责与信息员进行沟通。一方面,对于单篇稿件采用情况即刻进行反馈,另一方面,年终对所有提交人的稿件进行集中复盘反馈,并结合提交、采用和批示情况在市委会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。对于没有采用的稿件,也结合用稿部门意见进行信息反馈,指导提交人进行修改完善,为下一步更好撰写参政议政稿件提供参考。
四、聚焦界别特点,工作质效提效力
“两会”履职成果丰硕。市委会紧扣民生保障、经济建设、文化振兴等热点难点问题,提交团体提案8件,个人提案、建议51件,其中,市委会2篇集体提案获市委、市政府领导批示;市委会1篇集体提案、委员个人提案获市政协八届优秀提案;2篇人大代表建议获年度市人大代表优秀建议。调查研究扎实见效。市委会围绕市委、市政府中心工作,聚焦中共市委统战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,形成《加快打造现代物流枢纽中心》专项民主监督报告,获市委书记肯定,并推动《加快金华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》正式出台,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、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。提交市委“直通车”建议4篇,其中两篇获市委书记批示。1篇调研课题获省委会立项,1篇调研课题顺利结题。信息工作成效明显。全年整合并编报社情民意信息91篇,多篇信息被全国政协、农工党中央、省政协等各级组织采用。